-
-
【醫院】省衛計委調研組到威海市中心醫院參觀調研
來源:默認管理員點擊數:328發布時間:2018-03-09省衛計委調研組到威海市中心醫院參觀調研
來源:大眾網威海頻道 編輯: 2018-03-09 11:29:00 作者:
大眾網威海3月9日訊 (通訊員 王倩 記者 賀敬浩) 3月5日至6日,山東省衛生計生委黨組書記、主任襲燕等一行5人,先后到威海市中心醫院、威海市中心醫院科技城分院調研醫改、信息化和醫聯體建設工作,威海市中心醫院院長叢海波匯報了相關工作。
在威海市中心醫院,襲燕一行首先參觀了健身中心和職工餐廳。叢海波介紹到,醫院的健身中心是與威海市體育局聯合打造的省內首個“醫體結合”的智能健身中心,是智慧健身大數據體驗中心。通過互聯網與醫院健康查體中心互聯互通,檢測分析,開具數字化“運動處方”,讓職工、群眾享受到更加科學、便利、個性化的智慧健身體驗。
“食堂的菜品味道都很好,葷素搭配合理,還有酸奶和水果,職工一頓飯只要2塊錢,醫院在職工生活方面做的都太好了。實習期結束后,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們希望能留在這里工作。”在職工食堂,兩位來自濰坊醫學院的實習生在和襲燕聊天時說道。
襲燕對威海市中心醫院在職工生活方面所做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她說:“這是我在其他大部分醫院都沒有看到的,這種照顧到職工方方面面的做法非常好!要站在職工的角度,為職工考慮才能留住人才,醫院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隨后,襲燕一行到神經內科一病區調研信息化建設。該科的醫護人員向他們展示了醫院參與研發、共享產權的“移動醫療”項目。該項目是山東省首個以移動公司4G公租網為依托,全面打造醫護聯動工作模式,實現了臨床應用與醫療護理管理一體化。小到病人體溫,大到用藥醫囑,全部實現電子化,減少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來和病人進行溝通和交流,大大提升了醫療質量。該項目從試點到全面鋪開短短6個月的時間,醫囑執行條目突破200萬條,有效數據創山東省同類項目之最,依從率名列全國前茅。叢海波介紹道:“未來,我們將做到刷卡、診療、結算全部在病房完成,讓患者少跑腿,享受到更加便捷優質的服務。”襲燕對中心醫院提升患者滿意度的移動醫療項目給予了高度評價。
實地調研過程中還查看了解了威海市重點民生項目——新綜合病房大樓及配套煙威地區首個醫用直升機停機坪、醫康結合項目—威海市殘疾人康復中心、醫養結合項目——威海市頤養康療中心、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建設項目——內鏡腔鏡微創技能培訓中心和動物實驗室、區域檢驗中心、威海市生物細胞研究創新平臺——中心實驗室擴建工程等院區規劃情況。
座談會上,叢海波圍繞醫院落實“抓管理,轉作風,調結構,促發展”的十二字工作方針,就創新內部管理改革、探索新舊動能轉換項目,上下聯通解決群眾看病之痛,提升服務承載力和職工、病人滿意度等方面做了專題匯報,并演示了醫院自主研發的“電磁導視系統”,該項目獲批成為2018年威海市重點科技創新項目。
3月6日上午,襲燕一行又來到威海市中心醫院科技城分院調研醫聯體建設情況。分院由威海市高區管委和中心醫院共同打造,作為威海市首個緊密型醫聯體,通過“人通、物通、醫通”,與醫院本部一體化管理,已建立起“首診在基層、重病到大醫院、康復回基層”的雙向轉診渠道,使當地群眾不出區域就能享受到“一級醫院的公共衛生,二級醫院的硬件設施,三級醫院的醫療服務”, 切切實實地解決了周圍企業、居民和學生的看病問題,上下聯通解決群眾就醫之痛的成功經驗得到了襲燕等領導的一致好評。
調研結束后,襲燕一行對威海市中心醫院的創新精神和工作態度給予了充分肯定。她說,作為區域中心醫院,要做好自身建設,致力創新,注重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更好地為基層群眾服務,為其他單位做出榜樣,為健康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近年來,威海市中心醫院緊緊圍繞國家醫改政策要求和群眾就醫需求,大膽探索,勇于創新,提出了“抓管理,轉作風,調結構,促發展”的工作方針,轉變管理導向,優化業務結構,持續完善醫院軟硬件建設,積極探索和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項目,全面啟動“醫康結合”、“醫養結合”、“醫體結合”項目;圍繞省衛計委重點疾病防治康復一體化管理要求,積極結合醫院實際,開展服務回訪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房顫中心、創傷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癌癥中心等“多中心”建設工作;積極響應各級衛計委關于醫聯體建設和區域信息一體化的號召,通過專科聯盟等形式上聯國內外權威專家,積極打造“不到外地看專家,外地專家來看你”的服務品牌,下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大力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和區域醫療平臺建設,威海市中心醫院科技城分院、臨港分院已正式運行,南海分院、石島分院正在籌劃建設之中,還先后打造區域心電、影像、病理、檢驗中心,發揮威海市中心醫院作為公立三甲醫院的公益性、專業性和服務性;作為威海市重點民生項目,新綜合病房大樓是目前威海市單體規模最大、與國際接軌的醫療工程項目,集普通病房、國際醫療病區、高端產房、新生兒病房、重癥ICU病房、內鏡中心、急診急救中心、高端手術室等為一體。新手術室內設術中CT、高端數字化微創雜交手術室8間、介入治療用的DSA血管造影手術間5間,預留術中磁共振、手術機器人房間,配套建設的PET-CT、PET-磁共振機房已經完成,等待批準招標后裝機使用,大樓還設有餐吧、書屋、超市、咖啡廳等便民服務項目。以“移動醫療”系統為代表醫院信息化建設快速發展,不斷推進著服務提升和醫院管理的流程優化再造。成立健康服務科,通過社會化運作開展院前、院中、院后一條龍服務,滿足病人及家屬多元化就醫需求,國家醫師規培基地標準化技能培訓中心、面向高端和基層的中心實驗研究室、以及職工健身中心、職工餐廳、老干部活動室等場所紛紛開工建設或啟用,不僅全面提升了服務承載力,也提高了職工幸福感和群眾滿意度。
初審編輯:張其天
責任編輯:李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