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5月6日訊(記者李晶晶)5日,記者從省衛計委獲悉,我省日前出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指導意見,圍繞人民群眾當前主要的醫療需求,通過不斷改善基層就醫環境和條件,進一步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推進信息共享,促進分級診療格局形成。
鄉鎮衛生院按照功能分為一般衛生院和中心衛生院,除了提供公共衛生、基本醫療健康教育和康復等綜合性服務外,中心衛生院還要承擔協助下級衛生機構開展對區域內一般衛生院的技術指導等工作。
具體配置上,按照每千服務人口設置1.2張床位的標準,一般衛生院床位數不超過50張,中心衛生院床位數不超過99張。考慮到人口老齡化情況,可增設康復科、臨終關懷科共10至20張病床。我省要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要設置觀察床,原則上不設置住院治療功能的病床,觀察床位不超過50張。
我省明確,1個行政村原則上只建1所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所在村原則上不建衛生室。政府要優先安排偏遠地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和重大傳染病、地方病流行區及尚無醫療點的行政村衛生室建設。村衛生室至少配備1名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的鄉村醫生、中醫類別(臨床類別)醫生或鄉村全科執業醫師。其中,中醫服務區能提供4類以上中醫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