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醫療】北京全市醫院均為老年人提供現場號源
來源:默認管理員點擊數:92發布時間:2021-09-03來源:北京日報 | 2021年09月03日 10:14:30
原標題:全市醫院均為老年人提供現場號源
本報記者 曹政
醫院有現場號源、一鍵叫來網約車、熱線直連人工客服……北京多部門多領域多舉措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市發改委近日介紹,本市推動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取得階段性成果,涉及三個方面10余項工作。其中備受老年人關注的看病掛號方面,目前全市733家醫院均為老年人提供現場號源,建立無健康碼綠色通道。
看病
配備人員指導就醫
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是在老齡化、信息化兩大時代背景交織下產生的社會新問題。為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讓老年人更好地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本市于今年2月印發了《北京市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聯席會議制度和工作臺賬》,各部門攜手破解難題。
根據實施方案,本市相關部門督促轄區內醫院、銀行、政務大廳等各類辦事機構保留傳統人工服務渠道,鼓勵開辟老年人綠色通道。
目前,全市733家醫院均為老年人提供現場號源,建立無健康碼綠色通道、完善預約轉診服務、建立預約綠色通道、優化老年人互聯網+就醫服務,配備導醫、志愿者、社會工作者等人員指導老年人就醫,進一步提升老年人的就醫服務。
同時,全市范圍也持續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行為,55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現金業務均設有線下辦理渠道,配備引導人員,配置老花鏡、放大鏡等老年人常用的工具。
在市政務服務中心入口處、總咨詢服務臺、取號機等位置,均配備專職引導員,為老年人提供全程辦事咨詢和引導服務,中心島區開通了“幫辦窗口”,協助老年人辦理網上申報事項,進一步改善老年人辦事體驗,并在線下對全市市、區、鎮街三級460個政務服務大廳進行無障礙環境建設改造。
打車
6家網約車平臺可“一鍵叫車”
從去年開始,本市啟動了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便利化出行試點。
記者獲悉,目前北京朝陽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全市200余所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地壇、中山公園等20余個公園,近70個超市、銀行、電信營業廳等公共場所,以及首都機場、大興機場等老年人日常生活高頻場景鋪設了健康寶賦能的智能終端設備。
“老年人在‘北京健康寶’上注冊后,即可在試點場所實現一次刷卡完成測量體溫、來訪登記、健康狀態查詢‘三合一’。根據具體場景不同,可刷身份證、養老助殘卡或社保卡。”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
交通出行方面,本市也印發《便利老年人交通出行工作方案》,指導網約車平臺優化代人叫車付費等功能,方便老人親屬或朋友通過APP代為老年人叫車和支付車費,推動網約車平臺開發線上便利老年人打車模式。據悉,目前首汽約車等6家網約車平臺已推出了“一鍵叫車”助老模式,老年人無需輸入上下車地點即可叫車。
咨詢
直連電信運營商人工客服
與此同時,相關部門也推動基礎電信企業提供老年人一鍵接入人工客服熱線服務。如今,本市實名登記的65歲以上老人撥打北京電信、移動、聯通客服熱線,無需任何按鍵即可直連人工專席接聽,無需經過復雜的語音提示和數字選擇等操作環節。
此外,北京三家基礎電信企業APP已完成適老化改造為“顯示大字體”,并且為老年人推出銀齡卡、孝心卡、北京通等特色資費產品,讓老年人免費享有部分專屬增值業務。
不只是打電話,本市也對政府網站開展無障礙改造,各政府網站在首頁顯著位置設置專門通道鏈接,實現支持語音朗讀、語音導航、高亮度對比、調整文字大小、頁面放大、鼠標定位等無障礙瀏覽功能。據悉,全市70個政府類網站已實現在線讀屏、智能引導等信息無障礙瀏覽服務,“北京通”APP和百度、微信、支付寶3個移動端政務服務應用小程序可提供人臉識別登錄、語音輸入查詢及支付指紋識別密碼輸入等服務,更加便于老年人訪問和獲取信息。
對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的教育培訓方面,全市范圍開展“智慧助老”行動,建立完善“智慧助老”的常態化工作機制,開發“我教老人用手機”微信小程序,開設了網上課程。
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本市將建立以解決老年人問題為導向的老年“啄木鳥”志愿者服務隊伍,定期排查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的困難并推動切實解決,讓老年人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編輯:陳平麗 責任編輯:王敬東
本文來自央視網-新聞頻道-生活新聞,如若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