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信】房地產信托發行創30個月新低 逼行業轉型
來源:默認管理員點擊數:377發布時間:2014-09-172014-09-17 來源:證券時報
9月的廣東依然酷熱,而剛出爐的房地產信托發行數據卻帶著絲絲寒意。統計數據顯示,今年8月集合房地產信托無論是發行規模還是成立規模,均創下最近30個月的新低。
而近期因業務幾乎處于空檔期,華南一家信托公司信托經理張楊(化名)準備給自己放一個長假。在過去兩年里,他所在的信托公司房地產項目猛增,一躍成為該公司配置最多的資產,而他也成為一名“空中飛人”,幾無假日。
發行量創30個月新低
據用益信托統計,今年8月集合房地產信托計劃發行規模為140億元,環比下降39%,同比下降66%,產品正式成立時總規模不足百億,均創2012年2月以來的新低。步入9月以來,這一形勢并未得到扭轉。統計數據顯示,上周房地產集合信托僅成立3款產品,成立時規模為3.26億元,占比僅8.14%。
與此同時,此前堪稱信托資金投向“頭牌”的房地產正在被基礎設施,甚至工商企業超越。數據顯示,8月投向基礎設施領域的集合信托產品募資超過200億元,成為信托資產最大的投資標的。
多位受訪的信托公司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證實,今年以來其所在公司的房地產信托發行速度放緩,不管是融資方還是投資者,態度都從此前的狂熱狀態逐步回歸冷靜。“我們做直銷時也感到投資者對房地產信托已不像以前那樣追捧,主要是市場對房地產未來走向趨于悲觀。”華北一家信托公司財富管理中心負責人稱。
信托公司“棄房”避險
事實上,房地產市場的走勢已成為地產信托的晴雨表。“房價是直接影響信托公司對市場預期判斷的因素,對樓市的預判將直接影響信托公司與房企的合作。”用益信托首席分析師李旸表示。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房地產開發和銷售情況顯示,前8個月,全國房地產投資增速持續放緩,銷售指標繼續下降。
另一方面,作為融資大戶的房企,如今在做出融資政策時也趨于謹慎。近日,上市房企獲準進入銀行間市場發行中票,而非上市房企也有望獲準進入交易所市場直接發債,這將拓寬房企融資渠道。
“這對于信托而言并非好消息,畢竟發債的成本更低,走信托渠道融資成本更高。”張楊表示。
除了上述兩種因素外,房地產信托發行數量下降與信托公司主動壓縮不無關系。張楊所在的信托公司自今年4月起要求地產信托只做百強房企的項目,而平安信托今年更是將房企合作方的范圍縮小至國內前 50強。
而頻頻曝出的問題信托項目大多集中在房地產領域,成為信托公司主動壓縮房地產信托的原因之一。“雖然我們并未收到監管部門相關通知,但鑒于地產風險上升,今年以來公司本身已將房地產信托的風控標準提高,譬如不做三四線城市的項目,對現金流的審查更為審慎。”中部地區一家信托公司高管稱。
迫使信托業加快轉型
一直以來,作為信托公司業務收入的重要來源,房地產信托的高收益率受投資者青睞,也為信托公司貢獻了不菲的利潤率。
即便在發行規模驟降的當下,房地產信托依然保持較高的收益率。數據顯示,8月發行的集合房地產信托產品平均收益率為9.74%,仍然領跑資金信托產品。
“我們目前還沒有找到批量的、可以替代房地產信托的項目,有的也只是零星的、個性化的產品,很難大規模復制。”張楊表示。雖然有部分信托公司為了規避風險主動壓縮房地產信托的占比,但在尚未找到替代產品前,一些公司仍然保持現狀。“我們認為房地產信托在2年~3年內還能做,畢竟這個行業的杠桿率較大,利潤率也比較高,可以為信托公司貢獻不少利潤,短期內讓大家放棄不太現實。”前述中部地區信托公司高管稱。
李旸稱,目前整個信托業的增長處于疲軟時期,三季度行業數據出來很可能是負增長,信托業本身需要重新定位和調整,而房地產信托所面臨的挑戰或許會倒逼信托業加快轉型步伐,尋找更多創新領域。
張楊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有機會的話將考慮轉做證券投資信托,“證券投資未來幾年有望成為信托公司重點發展領域,雖然利潤率沒有房地產信托高,但可以為信托公司貢獻比較穩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