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信】三大因素迫使電信運營商改變運營模式
來源:默認管理員點擊數:377發布時間:2014-11-03【賽迪網訊】2014年,中國電信行業則充斥著營改增、削減營銷費用、減少3g補貼、降低4g資費等一系列負面消息。賽迪顧問通信產業研究中心分析師趙越認為運營成本居高不下、ott業務沖擊、虛擬運營商介入等三大因素,將使得電信運營商運營模式改變成為必然。
上一篇下一篇
據悉,隨著4g網絡建設的全面啟動,三大運營商在基站和鐵塔需求越來越大。根據三大運營商4g網絡發展規劃,未來三年將總共建設20萬個基站及配套機房及必要的附屬設施?;?g網絡高頻譜的特性,為實現良好的信號覆蓋率,其站址密度需要達到2g/3g網絡站址的兩倍以上。而鑒于大中型城市快速的空間發展,站址資源日益稀缺,租金價格開始不斷上漲。
三大運營商2013年報數據顯示,中國移動銷售費用為918億元,同比增長14.5%,占運營收入14.6%,全年運營支出達到4945億元;中國聯通銷售費用為429.9億元,同比增長22.7%,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由上年16.2%升至17.4%,全年總支出為2223億元;中國電信銷售及一般管理費用為704.48億元,同比增長11.6%,占經營收入比重為21.9%,全年總支出2941億元。
趙越對記者指出,從2014年6月1日起,電信行業進入“營改增”試點范圍,基礎電信服務和增值電信服務分別適用11%和6%的稅率,遠高于之前3%的稅率,這讓運營商利潤受到很大影響。
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傳統運營商業務受到猛烈沖擊,互聯網企業對傳統運營商的擠壓日益明顯,ott業務使得運營商原有的短信、話音、甚至包括國際電話業務都受到了很大沖擊。
數據顯示,2013年skype網內國際通話時長達到2140億分鐘,同比增長36%,同期全球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的國際通話量達到5470億分鐘,但同比增長僅為7%,遠低于過去20年13%的平均增幅,且隨著通信價格持續下降,該業務所帶來的收益幾乎被抵消。skype國際電話通信量已經占據全球國際電話市場的39.1%,并保持快速增長勢頭,2013年全球用戶每撥打10分鐘國際電話,就有4分鐘是通過skype完成的,全球電信系統正在通過skype向互聯網電話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