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醫療】門診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適時全國推開 京津冀率先啟動試點
來源:默認管理員點擊數:184發布時間:2019-09-12來源:北京晚報 | 2019年09月11日 14:29
原標題:門診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適時全國推開 京津冀率先啟動試點 患者待遇差有望逐步減小
異地就醫“跑腿”報銷難、“墊支”負擔重問題一直是流動人口、隨遷老人的痛點、堵點和難點問題,嚴重影響人們跨省就醫的需求。昨天,國家醫療保障局在政協委員提案答復函中表示,門診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將適時在全國推開,以滿足包括老年人在內的各類參保人員的門診異地就醫、定點藥店購藥需求。
上半年跨省就醫直接結算115.4萬人次
國家醫保局表示,目前,全國所有省份、所有統籌地區,各類參保人員、主要外出人員,重點定點醫療機構等都納入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系統,系統運行平穩,結算人次、結算資金穩步上升,越來越多群眾享受到直接結算便利。
截至今年6月底,跨省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數量為18962家,其中二級及以下定點醫療機構16297家,國家平臺備案人數431萬。自2017年1月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啟動以來,累計實現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268萬人次,醫療費用644.1億元,基金支付377.7億元,基金支付比例58.6%。其中今年1至6月,累計實現直接結算115.4萬人次,醫療費用276.1億元,基金支付161.2億元,基金支付比例58.4%,日均直接結算6376人次。
京津冀率先試點門診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談及“關于開展門診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將慢性病用藥納入醫保直接結算”的建議,國家醫保局表示,當前,各地門診保障政策已經基本覆蓋普通門診、門診慢性病、門診特殊病等范圍,有效保障了包括老年人在內的各類參保人員門診異地就醫和定點藥店購藥需求。但是,考慮到全國各統籌區門診政策不統一,待遇保障水平差異大;醫保信息系統建設水平不一,藥品、醫用耗材代碼標準不統一;門診就醫結算頻次高、結算量大,單筆結算金額較小,醫保信息系統承載能力不夠等原因,跨省門診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尚未在全國開展。
目前京津冀門診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試點已正式啟動,三地將從已納入國家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定點范圍的醫療機構中,選擇有意愿的醫療機構,納入異地就醫門診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定點范圍。國家醫保局稱,下一步,將鼓勵有條件有意愿的區域積極探索開展跨省門診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試點,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適時在全國推開。
患者異地就醫待遇差有望逐步減小
關于政協委員提出的“統一醫療保險支付標準,循序漸進統一全國醫保目錄,減少異地就醫待遇差”建議,國家醫保局表示,目前,基本醫保藥品、診療項目目錄、醫療服務設施標準不統一,原因是:在三大目錄設計之初,由于各地經濟發展水平、醫療服務技術、基金運行情況不同,未對全國醫保目錄作統一規定。另外,全國藥品、診療項目及醫療服務設施編碼不統一,目前各省份目錄代碼不兼容,要統一全國醫保目錄,先要統一編碼規則,各省份三大目錄編碼要完成與國家統一編碼的轉換,工作量大。現階段,由于全國醫保目錄不統一,為便捷參保群眾跨省就醫,方便醫生按照就醫地醫保管理規定提供醫療服務,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采用“參保地待遇,就醫地目錄”政策,不可避免存在待遇差問題。
國家醫保局透露,目前正在開展藥品、診療項目等的全國編碼統一,為全國醫保目錄統一工作打下基礎。同時,也在制定《醫療保障待遇清單》和醫保信息系統建設標準,逐步明確醫療保障政策調整權限,規范決策流程,加快推進全國統一的醫療保障信息平臺建設。下一步,在完善醫保目錄管理工作的同時,將進一步完善跨省異地就醫管理服務政策,逐步減小待遇差,為參保人提供更加公平的異地就醫結算服務。北京晚報記者 劉歡
編輯:王汝希 責任編輯:劉亮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