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0歲前能賺取第一桶金
來源:默認管理員點擊數:614發布時間:2005-05-20廣州方舟市場研究咨詢公司受本報委托,近日對廣州市500位高中生或大學生及300位家長作了電話訪問,了解他們對學生理財的看法。
研究發現,如果以20萬元作為“第一桶金”的標準,半數學生認為30歲以前就可以掙到人生第一桶金,學生的預期普遍比家長樂觀。而對于家長提供的支持,學生和家長雙方都認為給學生提供足夠的“精神支持”最重要。
兩成學生認為第一桶金應在20萬元以上
方舟調查發現,有69.2%的學生打算在畢業后就進入社會找工作,還有1.9%的學生打算自己創業。
學生自己如何定義“第一桶金”的數額呢?超過3成的學生認為第一桶金的金額為5萬~10萬元,25.2%的學生認為是10萬~20萬元,14.7%的學生則認為5萬元以下即可作為第一桶金了,12.3%的學生認為需賺20萬~50萬元才算第一桶金,另有11.0%的學生認為50萬元以上才算第一桶金。可見對第一桶金的預期金額比較分散。
如果將“第一桶金”定義為20萬元,調查發現,半數的學生認為在18~30歲可以掙到人生第一桶金,30.9%認為在31~35歲可以實現,二者合計比例達86.5%。12.3%認為到36~40歲可以掙到第一桶金。但調查發現,家長的預期比學生相對保守,僅有半數家長認為子女在31~35歲時可掙到第一桶金。
四成學生期望 通過創業賺取第一桶金
學生將通過什么方式去獲取第一桶金呢?因為對第一桶金預期金額不是很高,超過半數的學生認為通過打工掙錢就能做到。另外,42.6%的學生認為應該通過創業去獲取第一桶金,35.8%的學生希望通過投資來獲得,還有20.4%打算用經商來獲取第一桶金。
要獲取第一桶金,應該做什么準備工作呢?首先是積累工作經驗(46.6%),其次是自學相關知識(37.4%),做好長遠計劃(36.2%),培養理財觀念(34.4%),提高受教育水平(33.7%),僅有11.7%的學生認為要盡量省錢來獲取第一桶金。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應該扮演什么角色呢?
八成學生認為 父母的精神支持最重要
學生認為,父母最主要的是精神支持(81.1%),也有部分學生希望父母可以在這個過程中作出幫助:19.5%希望其可以調動社會關系,17.6%希望提供知識技能的培養,15.7%希望父母協助提供創業啟動金,還有10.7%的學生希望父母可以提供事業基礎。
相反,家長是怎樣想的呢?超過六成的父母也認為,最主要是提供精神支持,39.0%的家長表示將支持子女讀書,29.3%的家長表示將為子女提供創業基金,29.3%希望可以幫子女介紹工作,還有12.2%的父母打算把家業傳給子女,還有9.8%的家長打算為子女買房。還有4.9%的家長表示不幫子女做什么事情。
個案一:龍小姐,21歲,大學本科生
畢業后打算開一家物業管理公司,希望在35歲左右能夠掙到第一桶金,15萬元左右,用于開展事業。由于剛畢業就希望開始創業,所以希望父母可以提供創業基金,并提供一定的社會關系支持。
個案二:陳先生,22歲,大學專科生,七月份畢業
希望通過打工的方式在35歲左右能賺到第一桶金,金額大約20萬元,足夠讓自己出來創立公司。父母能在精神上提供支持就足夠了。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