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穗四層車主將減少用車
來源:默認管理員點擊數:488發布時間:2005-04-11三月份汽油價格在去年升價之后再次上漲8%。廣州方舟市場研究咨詢有限公司(Ark)最近對200位廣州市民進行了電話訪問。調查發現,70.6%的市民認為現在的汽油價格較貴,小排量汽車被認為可能成為銷售熱點。
汽油價格提高對現有車主與潛在車主的影響最大。方舟調查發現,45.2%的車主表示,對于汽油升價的態度是無可奈何,泰然處之,車還是要開的,油還是要加的,只能承擔更多的成本。
40.5%的車主表示將減少汽車使用量以降低用車成本,21.4%的車主認為這是國際趨勢,應該坦然接受,21.4%的車主打算用更低標號的汽油,以減少油費支出,更有14.3%的車主表示有想過把汽油車改裝成柴油車或混合動力車。
汽油價格上漲對廣州的車市會有什么影響呢?調查發現,44.1%的廣州市民認為小排量汽車將成為銷售熱點,還有22.1%的市民認為SUV等耗油量大的車型銷量將下滑。
30.9%的市民認為廣州車市將受到較大沖擊,因為油價提高,汽車使用成本增加,可能使持幣待購的群體繼續保持觀望,或者對原來的購車計劃進行一定的調整。此外,26.5%的市民認為柴油車將成為汽油車的替代品,是一種節省能源的選擇。
四成市民不希望出租車提價
油價的支出加重了出租車司機的成本。對于提高出租車價格以保證其收益這個問題,42.6%的市民認為不應該把風險都轉嫁給消費者,不同意提價,30.9%認為應該由相關部門來決定價格問題,也有25.0%的市民認為,出租車的成本提高,提價也是應該的。
對策:各國紛紛開展節能和開發新能源
據新華社電高油價已促使許多國家紛紛采取節能和開發新能源措施。
多管齊下抑制能源消費
國際能源機構近日公布的材料顯示,最近亞洲國家政府紛紛提高能源價格,以抑制能源消費。印度尼西亞今年3月初提高了除取暖油之外的所有碳氫化合物的官方價格。泰國3月中旬將柴油價格提高了20%。中國和越南也已采取了類似措施,而馬來西亞也在考慮這樣做。
菲律賓最近則宣布,4月和5月,菲大多數公務員的上班時間從每周5天、每天8小時改為每周4天、每天10小時。
科技創新開發新能源
發達國家則大力支持開發新能源。3月30日,美國能源部和通用、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分別簽訂了為期5年的開發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協議。
日本經濟產業省專門設有“新能源和工業技術開發組織”。德國早在2000年就出臺了《可再生能源促進法》,在全球開創了以立法促進可再生能源開發的先例。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潛力巨大
各國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方面也還大有文章可做。據估計,目前每生產1美元產值需使用的原油,美國為230克,日本為130克。換句話說,如果美國每1美元產值的原油消耗量降到日本的水平,國際市場原油消費需求就會大大下降。 (程維)
對未來能源供應的預測
全球或面臨“長期石油震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全球面臨“一次長期石油震蕩”,未來20年必須適應持續高企的油價。這是迄今為止有關能源供應前景的最嚴厲的官方警告。
IMF首席經濟學家拉古拉姆·瑞占預測,2010年后新興市場國家的需求將飆升,而歐佩克以外的新增石油供應有限。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依據是全球石油需求的迅猛增長,以及歐佩克以外國家的石油生產將在2010年左右趨穩。
就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出警告之際,美國能源部也在昨天將2005年及2006年油價預測提高至每桶55美元左右,比上月高出逾6美元。(禪京)
能源漲價尚未威脅經濟水平
在去年對經濟學家的一項調查中,有1/3的人認為原油價格漲至每桶50至59美元之間就會導致美國經濟衰退,而自今年2月末以來,原油期貨價格恰恰就在這個區間內徘徊。
不過目前美國經濟并未陷入困境。在最新的一次調查中,經濟學家改變了看法,再沒有人認為每桶50美元的油價會導致經濟衰退;有31%的人認為油價必須維持在每桶80至89美元之間才會讓經濟增長陷入停滯;而有48%的人則認為需要漲至每桶90美元之上。
雖然油價飆升,但經濟學家預計,能源價格不會上漲至威脅到經濟的水平。
上一篇下一篇